王勇出席国家消防救援局挂牌仪式
2023-01-06
更好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2023年1月6日上午,国务委员王勇来到应急管理部办公大楼参加新成立的国家消防救援局挂牌仪式,并同应急管理部部长、党委书记王祥喜一起,为国家消防救援局举行挂牌仪式。
王勇强调,要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应急管理和消防救援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加快改革完善消防救援体制机制,持续加强消防救援队伍建设,不断提升消防救援能力水平,为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提供坚强保障。
王勇指出,组建国家消防救援局、推进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整合改革,是完善国家应急管理体系、提高灾害事故应急处置能力的重大举措。要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训词精神,坚持和加强党对消防救援队伍的绝对领导,全面落实改革方案部署,深化队伍整合和业务融合,优化职能配置和力量布局,着力打造一支对党忠诚、纪律严明、赴汤蹈火、竭诚为民铁的队伍。要聚焦全灾种大应急任务需要,融入大安全大应急框架建设,坚持专业化职业化发展方向,加强履职能力建设,提高实训实战水平,更好保民平安、为民造福,以高水平安全支撑高质量发展。
在挂牌仪式举行的同时,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官网中同时刊发了国务院关于任命副部级国家工作人员的新闻。任命:应急管理部部长、党委书记王祥喜为国家消防救援局第一政治委员,琼色为国家消防救援局局长,徐平为国家消防救援局政治委员。
一、全国消防的独立性进一步增强,更加强化队伍管理的准军事化性质,消防队伍的快速反应能力进一步增强。
虽然新的国家消防救援局仍然受应急管理部管理,但根据[国发(1998)12号]《国务院关于部委管理的国家局与主管部位关系问题的通知》第一条:主管部委主要通过部长(主任)或部长(主任)召开会议的形式,对国家局工作中的重大方针政策、工作部署等事项实施管理,由主管部委部长(主任)对国务院负责。因此,应急管理部对国家消防救援局的管理,是主要由应急管理部部长本人直接或召开会议的形式进行管理,也即是说,应急管理部的其他部领导和党委成员,并不能对国家消防救援局的工作进行干涉和调整,这就保持了国家消防救援局的较大独立性。
同时,在国务院对副部级干部的任免文件中,出现了“任命王祥喜为国家消防救援局第一政委”的任命方式,意味着应急管理部的其他部领导和内设部门,对国家消防救援局并没有辖制的权力。如果大家查一下,就会发现:在我国,第一政委主要是在军区、军分区和原武警部队实施,一般来说,省委书记兼任省军区第一政委,市委书记兼任市军分区第一政委,县委书记兼任县武装部第一政委,但对于原武警部队,第一政委主要由属地公安机关的厅长、局长担任,比如省公安厅长兼任省武警总队第一政委,市公安局长兼任武警支队第一政委,但不论哪种第一政委,都是为了协调工作,并不参与军区、军分区、武警总队、支队的实际工作和管理,如果以此来观察,本次国务院人民王祥喜部长为国家消防救援局第一政委,无疑也是借鉴原公安机关和武警部队的管理模式,也即王祥喜部长并不实际参与国家消防救援局的管理工作,而是国家消防救援局需要在业务上向国务院汇报时,需要由王祥喜部长转呈或报送,这样就会让应急管理部的其他部领导和单位成员并不能干涉国家消防救援局的工作。
相应的,今后地方各级消防救援机构也会出现新的变化,也即各地方应急管理厅、局,只是由厅长、局长负责转呈、报送消防救援局的文件,其他厅领导和局领导并无插手消防救援队伍管理的权限。
二、国家部委层面的消防救援机构实现了机构升格,相应的,今后各省、市、县、乡的消防救援机构也将实现机构升格,或由“队”升格为“厅、局”。
就目前来看,国家消防救援局的成立,首先就意味着国家层面的消防救援机构的升格,不再是“机构”,而是相对独立的“部门”。
根据我们国家大一统国家管理体制的规则,国发(1998)12号文第三条明确规定:国家局可以根据法律和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决定、命令,在权限内拟定部门规章、指示、命令,经主管部委审议通过后,由主管部委或主管部委授权国家局对外发布。国家局使用带国徽的印章,印章规格按国务院办公厅规定办理。根据上述规定,国家消防救援局可以独立拟定部门规章、指示、命令,然后交由应急管理部对外发布或者由应急管理部授权国家消防局对外发布,国家消防救援局也是用带有国徽的印章,也就是说,国家消防救援局在国家层面是一个简化的部门,而在省级以下地方政府层面,各级消防救援机构将不再是应急管理部门的“消防救援机构”,而是各级地方政府的“消防救援部门”,可以不经过应急管理厅、局的干涉而独立运行,这就一举解决了各地应急厅、应急局抢占消防队办公大楼,干涉消防救援总队、支队、大队人员任命,阻挠消防救援机构和地方政府直接汇报以解决消防事项的难题。
可以预测,一两年内,各地消防救援机构将不会再叫“总队”、“支队”、“大队”,而是“省消防救援厅”、“市消防救援局”、“县(区)消防救援局”。对于各级消防救援的主官来说,也将会冠之以“厅长”“局长”“书记”而不再是“总队长、支队长、大队长”和“政委、教导员”,消防救援部门到其他部门办事,也再不会感到低人一级的尴尬。
三、机构、编制的扩大和增编,将会顺理成章。
对国家层面来说,原应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的局长顺利提升副部级,国家消防救援局增加较多的司局级领导岗位,那么,消防救援局和森林消防局的全体干部即使不能直接提升职级,但也可以多出多个司局级领导,大量处级干部晋升不再受到职位和职数限制,可以说打通了消防救援干部升职加薪的绿色通道。
对于地方各级消防机构来说,由于有了直接组建政府部门的权限,原来一直没有设置的“办公室、信访办、信息公开办公室、信息科技办,机关党委、消防员工会”等职能科室也会相应的进行设置。大家可以看一下国家移民局官网,原公安部边防局改制为国家移民局后,共设置“8司1委”,3家事业单位,3家管理机构。可以说,职位和岗位,都大大增加,干部晋升通道完全打开。如果按照这个情况走,原来各地支队未设置的“火调技术科”,有可能会设立或加强。
四、之前消防体制机制改革过程中遗留的问题也将得到解决。
就目前来看,前几年的消防体制改革,遗留了相当多的问题,都事关消防干部、消防员们的切身利益,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消防改革的进行。比如各级干部、消防员的社会保险金的交纳问题,因为没有相应的政策文件相配套,只有中央的“所有待遇平移”的一条原则,导致就目前来看,大部分地区消防干部、消防员们的“五险一金”都没有补足和交齐,不能解决消防员们的后顾之忧。又比如牺牲、病故消防员们的各项岗位补贴和抚恤金等问题,由于没有相应的中央文件作指导,各地落实政策参差不齐,导致大部分地区的消防员岗位补贴和抚恤金无法核算和领取,挫伤了消防员们的工作积极性。再比如关于消防救援车辆车牌的问题,由于此前体制机制的不顺畅,各地执行政策不一,很多地区为消防车更换车牌需要属地应急管理部门协助,但因为消防车牌有免费通行等优惠政策,导致部分地区应急管理部门私自截留消防车牌照,导致消防救援机构在出警过程中瞻前顾后,迟滞了消防救援行动的顺利开展。
总之,大机构变小部门,带来的是机构升格,人员职位、职级相应增加和提高,以及各方面业务、岗位的整合,对每个人都有好处。可喜可贺!
但是,好事是好,但要办好,并不容易。新成立的国家消防救援局由应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和森林消防局两个局整合组建,原来两套班子,两套人马的整合,也是一件不容忽视的难题。但开弓没有回头箭,既然已经成立,就要勇敢面对。希望两支消防救援队伍,能够顺利整合,将森林消防顺利打造成快速反应部队,打造成飞行军,打造成一直在森林火灾扑救和地震救援、山岳救援、水域救援、地质灾害救援的尖兵和前锋力量。将城市消防救援力量扩展为城市、农村全面涵盖,建筑火灾预防和扑救的专业力量。
总之,现在国家消防救援局的牌子挂上了,机构升格了,队伍扩大了,职务升高了,但全面改革还在持续,各项改革还在进一步开展。因此,聚焦“全灾种、大应急”和“大安全、大应急”方向,坚持“专业化职业化发展”,提高实训实战水平,更好的保民平安,为民造福,以“高水平安全支撑高质量发展”。
新中国成立以来,消防队伍管理体制和机构设置也几经变化,在时代发展中探索前行。国家消防救援局正式成立,这是我国消防救援事业的重要里程碑,揭开了我国消防救援的历史新篇章,我国消防事业迎来了新变化。
1949年新中国建立后,人民公安机关接收了国民党政府隶属于警察机关的消防队,并重新组建了公安消防民警队伍;
1955年10月,公安部成立了消防局;
1965年5月,公安消防民警队伍实行义务兵役制;
1969年3月25日,中共中央、中共文革、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的《关于征集消防民警问题的报告》中,决定“消防民警的政治思想工作、征兵退伍和一般行政工作,分别由省军区、军分区或警备区代管”;受文革冲击,消防工作处于停滞瘫痪状态;
1973年10月15日,国务院、中央军委下达《关于公安消防队伍领导关系问题的通知》规定:自1973年12月1日起,公安消防队伍由公安机关统一领导。并在省、市、地和县分别设置消防总队、支队、大队和中队,消防工作有所转机;
1976年8月30日,国务院、中央军委批转了公安部、总参谋部、总政治处、总后勤部《关于全国武警民警工作情况报告》,决定消防中队干部实行现役制,其他人员体制不变;
1982年6月19日,党中央批准了公安部党组《关于人民武装警察管理体制问题的请示报告》(中发【1982】30号文),决定将全国现有实行兵役制的武装、边防、消防3个警种,连同解放军接受的内卫执勤部队,统一组建“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武警消防部队管理机构的设置是:公安部设武警消防局,省、市、自治区设武警消防总队,地(市、州、盟)设武警消防支队,县(市、旗)设武警消防大队或中队,同时又是各级公安机关的业务机构。该体制改革,自1983年1月实施;
2018年3月,武警部队改革方案落地。其中,公安消防部队改制,不再列武警部队序列,全部退出现役。公安消防部队成建制划归新组建的应急管理部,人员从现役编制全部转为行政编制。
同年7月,应急管理部“三定”方案出炉,其中明确消防救援队伍、森林消防队伍两支国家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由应急管理部负责管理,设立消防救援局、森林消防局,分别作为两支队伍的领导指挥机关。
2018年10月,公安消防部队、武警森林部队退出现役,成建制划归应急管理部,组建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其中,公安消防部队管理机构改为应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武警森林部队管理机构改为应急管理部森林消防局。(不涉及作战任务的武警森林部队退出现役,转隶应急管理部领导,官兵集体转业改编为非现役专业队伍,现役编制转为行政编制。)
组织机构上,原公安部消防局为正军级建制,同时也为公安部内设职能局(正局级),纳入应急管理部管理后,相应改称“应急管理部消防局”(后改为消防救援局)。“武警森林指挥部”则直接重组为“应急管理部森林消防局”。(从机构名称来看,二者均冠名“应急管理部”,作为其部属单位,并非副部级的国家局。)
2019年11月18日,中央编办印发了应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森林消防局“三定”规定和消防救援队伍、森林消防队伍总队及以下单位机构编制方案的通知。确定了应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和森林消防局的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同时也确定了消防救援队伍总队及以下单位机构的编制方案。
2022年2月14日,国务院印发《“十四五”国家应急体系规划》明确,要将消防救援队伍和森林消防队伍整合为一支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的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实行严肃的纪律、严密的组织,按照准现役、准军事化标准建设管理,完善统一领导、分级指挥的领导体制,组建统一的领导指挥机关,建立中央地方分级指挥和队伍专业指挥相结合的指挥机制,加快建设现代化指挥体系,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队伍编制员额同步优化机制。完善应急管理部门管理体制,全面实行准军事化管理。
2023年1月6日,中国国家消防救援局正式挂牌,由应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和森林消防局整合而成。应急管理部部长担任新机构第一政委;
中国国家消防救援局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下设副部级单位。
在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组建四周年前夕,2022年10月31日,应急管理部举行专题新闻发布会。根据该新闻发布会,目前,全国已布点组建8个机动专业支队,建成高层建筑、石化企业以及地震、水域、空勤和雨雪冰冻等专业救援队3500余支,森林航空消防力量覆盖至21个省份,新增各类特种消防车和消防船艇9800余辆(艘),综合救援能力和专业处置水平不断提升。四年来,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共接警出动622万余次,营救和疏散遇险群众239万余人,出色完成了江苏响水“3·21”爆炸、重庆地区森林火灾、四川泸定6.8级地震等重大应急救援任务。
出 品:北京朗泰华科技发展中心
(咨询培训∣装备集成∣国际会展)
网 址:www.ESindustry.com.cn
www.isee-cefe-interschutz.com
微 博:安全应急产业资源网
头条号:朗泰华科技
抖音号:朗泰华科技
微信公众号/视频号:安全应急产业资讯
微信号:safeworker (转载申请∣入群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