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18-20

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北京市朝阳区天辰东路7号)

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与小程序,
获得更多展会资讯及服务

联系我们
首页 新闻中心 行业动态

行业动态

新科技|应急减灾二号E星成功发射,将增强全天候应急遥感监测能力

2022-10-13

2022年10月13日6时53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将应急减灾二号E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应急管理部是应急减灾二号E星的牵头主用户部门,该卫星为合成孔径雷达卫星,将显著增强云雨条件下全天候遥感监测能力,主要用于应急管理、生态环境、自然资源、水利、农业农村、林业草原、地震等行业领域。

应急减灾二号E星可在光照不足、云雨雾等恶劣气象条件下稳定获取洪涝、地震、滑坡、泥石流等灾害监测数据。该星还具备星上应急处理功能,可在轨提取水体范围等要素,提升灾害应急响应时效。该星与应急减灾二号A、B卫星协同,可提升自然灾害监测多类型数据获取能力。

应急减灾二号E星配置了5米S波段合成孔径雷达(SAR)和应急数据处理分系统两台有效载荷。其中,5米S波段SAR可不受云、雨等天气影响,有效弥补了光学卫星易受天气因素影响的不足。5米S波段SAR载荷具有条带或扫描的在轨工作模式,成像空间分辨率/幅宽分别达到5米/35公里和25米/100公里,具备4天内对80%以上国土范围的重访能力;应急数据处理分系统可通过星上实时成像、热点区域信息提取及预处理,大幅提升突发环境事件的卫星遥感数据保障能力和应急响应能力

 

相关知识:应急减灾二号A、B卫星

2020年9月27日11时23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以一箭双星的方式成功发射应急减灾二号A、B卫星。

该组卫星是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规划首批启动的遥感业务卫星,将接替在轨超期运行的环境减灾一号A、B卫星。这是应急管理部成立以来,作为牵头用户部门首次发射的卫星。卫星将主要用于支撑应急管理业务应用,补充应急管理卫星资源,并将与后续系列卫星组网,进一步提升应急管理业务监测能力。

应急减灾二号A、B卫星具备可见多光谱、高光谱和红外遥感成像能力,与高分一号、高分六号卫星协同观测实现重访周期小于24小时。卫星的成功发射,为我国应急减灾、灾害事故调查与评估、生态环境、自然资源、水利、农业农村、森林草原、地震等领域提供持续业务应用服务,进一步拓展我国应急减灾监测技术手段,对于构建空天地一体化全域覆盖的灾害事故监测系统,全面提升我国防灾减灾救灾和应急管理能力水平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应急减灾二号A、B卫星可以识别灾害事故影响范围、发展动态、损毁情况等关键要素,动态监测洪涝、地震地质灾害、森林草原火灾、雨雪冰冻灾害、生产安全事故等多灾种影响,为洪涝区域水体与森林火点提取、滑坡堰塞湖等灾害调查评估、水库大坝等大型基础设施损毁统计、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监测等提供遥感信息支撑

(综合应急管理部网站、中国青年报客户端、人民网等)

出    品:北京朗泰华科技发展中心

            (咨询培训∣装备集成∣国际会展)

网    址:www.ESindustry.com.cn

              www.isee-cefe-interschutz.com

微    博:安全应急产业资源网

头条号:朗泰华科技

抖音号:朗泰华科技

微信公众号/视频号:安全应急产业资讯

微信号safeworker  (转载申请∣入群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