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致13人遇难的山西“6·10”重大透水事故调查报告公布;全国燃气安全“百日行动”明查暗访开展等13则∣第34-36周"
2022-09-12
第34-36周要闻
监管监察

8月30日,中共中央宣传部举行“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请应急管理部副部长周学文、宋元明,党委委员、消防救援局局长琼色介绍新时代应急管理领域改革发展情况,并答记者问。
周学文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有四个方面的成效尤为突出:基本构建了中国特色应急管理体系;全面提升了综合应急管理能力(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围绕全灾种、大应急加快转型升级,新组建了水域、山岳、地震等专业队伍3500余支,研发配备了一批先进技术装备);有效强化了重大安全风险防控;有力应对了一系列重大灾害事故。(应急管理部网站)
2 化工产业转移安全专项整治工作问题反馈培训视频会召开
9月2日,应急管理部组织召开化工产业转移安全专项整治工作问题反馈培训视频会。
会议指出,化工建设项目安全设计诊断、精细化工企业“四个清零”回头看、化工园区整治提升等重点任务取得了阶段性进展。但从日常工作调度、现场督导和专家指导服务来看,个别地方仍存在工作滞后、质量不高等问题。
会议要求,要按照“严控增量、治理存量、提升园区”原则,狠抓责任落实、强化统筹指导,学习借鉴好的经验做法,扎实推进各项任务按时完成。同时研究建立长效机制,从产业规划、安全准入、人才培养等方面持续发力,提升化工产业转移安全风险防控能力。(应急管理部网站)
3 全国风险监测和综合减灾工作会议召开
9月7日,全国风险监测和综合减灾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会议强调,要加强灾害综合监测预警体系建设,健全完善灾害风险隐患报送体系,继续统筹推进自然灾害防治重点工程实施,高质量完成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推动“十四五”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规划主要任务和重大工程落实落地,完善综合减灾示范创建机制,强化监测减灾干部人才队伍支撑,实现监测减灾工作再上新台阶。要牢固树立底线思维,强化灾害监测预警和会商研判,严格落实防灾减灾各项责任措施。(应急管理部网站)
4 危化品重大危险源企业2022年第二次安全专项检查督导开展
近日,应急管理部印发通知,部署开展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企业2022年第二次安全专项检查督导工作。
本次专项检查督导将继续通过企业自查、市级交叉检查、省级抽查、部级督导核查四个层面推进,实现对全国近7000家危险化学品企业、2.2万余个重大危险源全覆盖,深入排查治理安全风险隐患,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和有较大影响的事故。
通知要求,深刻吸取典型事故教训,持续强化液化烃、液氯等安全风险防控,融合推进油气储存检查督导;用好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风险监测预警系统,完善隐患线上录入和整改闭环管理,巩固深化重大危险源安全风险防控长效机制。(应急管理部网站)
5 国务院安委办组织开展燃气安全“百日行动”明查暗访
近日,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组织住房城乡建设部、市场监管总局等有关部门开展燃气安全“百日行动”明查暗访。
本次检查重点围绕餐饮等公共场所用气安全,重点督导燃气使用单位自查、燃气企业入户安检、部门安全排查等“三项重点任务”落实情况,进一步推动各地区各有关部门把燃气安全“百日行动”真正落实到燃气、餐饮企业等基层一线,扎实开展全面排查整改,督促燃气企业履行入户安检义务。
此次明查暗访采取部委督导检查和省际交叉互检两种方式对重点省份进行督导,通过现场交流、突击检查、暗访暗查等方式方法开展检查,配备燃气专家,增强检查的科学性、精准性,及时曝光一批突出安全隐患。(应急管理部网站)
6 应急管理部丁二烯安全专家指导服务工作顺利完成
日前,应急管理部组织专家对丁二烯企业相对集中的7个省份40余家企业开展了专家指导服务,共查出隐患1500余项,督促地方依法责令9家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企业停产整改。
本次工作通过指导服务工作摸清了丁二烯企业的安全生产现状,深入诊断分析了有关企业本质安全设计水平不高、自动化控制程度低、关键环节安全风险辨识不足、从业人员专业素质不达标、安全管理基础薄弱等突出问题,有力推动了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和地方应急管理部门严格监管执法。
下一步,应急管理部将督办问题隐患整改,认真抓好企业共性问题和重点地区突出问题整治,适时组织“回头看”,确保整改闭环;组织开展反馈交流培训会,以会代训促进技术交流和培训;研究完善丁二烯企业安全风险防控技术规范,形成长效机制,进一步提升本质安全水平,推动丁二烯企业安全发展高质量发展。(应急管理部网站)
科技支撑
7 北京加快推进培育应急管理领域社会企业
8月30日,北京市突发事件应急委员会办公室、北京市社会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联合印发《关于促进北京市应急管理领域社会企业发展的指导意见》,要求加快推进培育应急管理领域社会企业。
该意见明确,重点扶持从事城市区域性安全评价、应急与安全技术培训、应急与安全科普宣教、应急与安全技术咨询、应急志愿服务、应急演练与救援等业务的社会企业发展。
该意见要求,加强示范激励,每年对已认定的应急管理领域社会企业进行综合评估,形成示范企业名单,在全市应急管理领域进行宣传和推广。加大政府购买社会企业产品和服务力度,增强社会企业参与应急管理领域工作的资源供给等。(北京市应急管理局网站)
政策法规
8 《安全生产预防和应急救援能力建设补助资金管理办法》印发
财政部、应急部、国家矿山安监局9月初印发的《安全生产预防和应急救援能力建设补助资金管理办法》明确,安全生产预防和应急救援能力建设补助资金(以下简称安全生产补助资金)重点支持安全生产应急救援力量建设、危险化学品重大安全风险防控、尾矿库风险隐患治理、煤矿及重点非煤矿山重大灾害风险防控,以及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其他促进安全生产工作。安全生产补助资金政策实施期限到2026年。
《办法》所称的安全生产补助资金,是指中央财政通过一般公共预算安排的用于支持地方政府和相关生产经营单位落实安全生产责任,提高安全生产基础能力和监管水平,加大安全生产预防和应急救援能力建设投入的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下载全文(中国政府网)
9 《关于新时代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意见》印发
2022年9月初,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新时代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意见》。该意见提出,到2025年,科普服务创新发展的作用显著提升,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制度安排基本形成,科普工作和科学素质建设体系优化完善,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大科普格局加快形成,科普公共服务覆盖率和科研人员科普参与率显著提高,公民具备科学素质比例超过15%。
该意见要求围绕群众的教育、健康、安全等需求,提升基层科普服务能力,完善科普基础设施布局,加强科普作品创作,提升科普活动效益,壮大科普人才队伍,推动科普产业发展,加强科普交流合作;发挥科技创新对科普工作的引领作用,以及科普对科技成果转化的促进作用等。(中国政府网)
10 深圳《综合减灾社区创建指南》9月1日起正式实施
9月1日起,由广东省深圳市应急管理局、福田区应急管理局等单位牵头制定的深圳地方标准《综合减灾社区创建指南》正式实施。
该指南明确组织管理、队伍建设、风险治理、预案编制与演练、应急保障、宣传教育、亮点建设等7大类33小类创建内容及13条综合减灾社区创建工作要求。《指南》配套制定了创建评分表,指标化创建内容和要求,细化评估指标80条,给予每项指标具体分值,设置满分分值100分,对减灾社区创建成果进行考核。
该指南提出推进基层综合减灾“科学化、精细化、专业化、智能化”建设的工作目标,确保每个社区都有防灾减灾救灾主题宣教场地、建立“应急第一响应人”机制、使用智能化设备和技术、做好家庭应急物资储备等。(深圳市应急管理局网站)
事故警示
11 包钢集团因接连发生5起共致12人死亡的事故被通报

(2022年3月14日,内蒙古包钢稀土钢板材有限责任公司球团带式焙烧机脱硫脱硝提标改造项目在检修作业中发生一起较大火灾事故,造成7人死亡。)
9月6日,应急管理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包头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安全生产情况的通报,指出今年以来,包头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包钢集团)下属的钢铁企业接连发生5起生产安全事故,造成12人死亡,暴露出包钢集团安全生产工作存在诸多突出问题。
这次问题主要包括:安全生产责任落实不力;吸取事故教训浮于表面;对下属企业管控不严;对相关方的管理松懈。
通报强调,包钢集团暴露的以上问题,反映出部分地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力度不足、措施不硬、落实不到位的问题非常突出。(应急管理部网站)
12 致13人遇难的山西“6·10”重大透水事故调查报告公布

日前,山西省应急管理厅公布忻州市代县大红才矿业有限公司“6·10”重大透水事故调查报告,认定该起事故是一起重大生产安全责任事故,追责问责27名公职人员和25名相关企业人员。
2021年6月10日7时20分许,忻州市代县大红才矿业有限公司发生重大透水事故,造成13人遇难,直接经济损失3935.95万元。事故直接原因为:违规开采主行洪沟下方保安矿柱,造成主行洪沟塌陷,降雨汇水径流沿塌陷坑进入采空区,与未彻底治理的采空区积水相汇,积水量迅速增加,水压增大,突破违规在1310米水平采矿作业形成的与1320米采空区之间的薄弱岩层,导致透水事故发生。
报告强调,要重点围绕采空区治理不彻底、不按设计组织施工、以采代建、施工队伍层层转包、民用爆炸物品管理不规范,以及违法占地等问题,深入开展专项整治,彻底根治带病矿山等。(山西省应急管理厅网站)
13 广东东莞一废弃厂房起火致7人死亡

9月2日11时01分,位于广东省东莞市清溪镇长山头村清溪大道旁一废弃厂房发生火灾,造成7人死亡。
据初步调查,原企业当天组织人员拆除废旧设备。在此过程中,施工人员操作不当引发火灾。(中国新闻网)
数据
★ 2021年生产安全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与2012年相比分别下降56.8%和45.9%,事故总量连续10年实现持续下降。2013年至2021年,全国年均因自然灾害死亡失踪人数、倒塌房屋数量、直接经济损失占GDP比重,较2000年至2012年均值分别下降87.2%、87.4%、61.7%。(应急管理部网站)
★ 从2018年到2021年,全国年均因灾死亡失踪人数、倒塌房屋数量、直接经济损失占GDP的比重较改革前5年均值,分别下降了51.6%、73%和44%,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成效显现。(应急管理部网站)
★ 我国重特大事故的起数从2012年的59起,就是平均每个月大概是5起,下降到2021年的17起,平均每个月1.4起左右,下降幅度达到了71%。特别是2018年应急管理部成立以来,创造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重大事故的最长间隔周期29个月。今年以来,截至8月底,发生重特大事故5起,比去年同期又减少了7起,下降了58%。(应急管理部网站)
来 源:国际安全和应急博览会组委会
出 品:北京朗泰华科技发展中心
(咨询培训∣装备集成∣国际会展)
网 址:www.ESindustry.com.cn
www.isee-cefe-interschutz.com
微 博:安全应急产业资源网
头条号:朗泰华科技
抖音号:朗泰华科技
微信公众号/视频号:安全应急产业资讯
微信号:safeworker (转载申请∣入群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