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在被动防护之外,个体防护装备还能再做哪些?
2023-02-21
中国是全球个体防护装备产业规模增长最快的国家。随着生产工艺、材料科技、智能化元器件、智能算法的成熟,个体防护装备研发正朝着下一个方向迈进。
继政策引导之后,中国在研发阶段也迈出了重要一步。
前不久,一个名为“高集成救援人员个体防护装备”的项目开始启动。项目由清华大学牵头的项目,成功入选“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获得1600万中央财政资金的支持。
“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是中国政府为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而制定的一项长期计划。该计划覆盖多个基础战略重大领域。
之所以能够入选“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是该项目有望突破多项关键技术,实现个体防护装备由“被动防护”向“主动防护”的转化。
这个项目入选,恰恰印证了中国对个体防护装备防护效能的高度重视,以及在产业政策上的明晰指引。当然,在政策引导、研发攻坚之后,还要经历标准制定、检验检测、配备使用等一系列流程。
中国是全球个体防护装备产业规模增长最快的国家,个体防护装备产业规模每年以15%左右的速度增长。然而,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个体防护装备在标准、产品、检测和配备等方面存在差距。这种差距包含了:标准供给存在短板和弱项,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企业配备水平良莠不齐,日常监管力度有待加强等。
中国在第一、第二产业总作业人群数倍于美国的情况下,个体防护装备市场总值与美国大致持平。这个数据一方面说明,中国目前作业者人均防护装备配备水平仍相对较低;另一方面也说明中国个体防护装备市场存在巨大潜力。
为了守好劳动者生命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保护劳动者在生产作业过程中免遭或减轻事故和职业危害,2022年1月1日,中国实施《个体防护装备配备规范》这一强制性的最新标准。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应急管理部也联合发布了《个体防护装备标准化提升三年专项行动计划(2021—2023年)》,旨在到2023年底,进一步完善中国个体防护装备标准体系,持续提升重点个体防护装备产品标准水平,使主要性能指标与发达国家保持基本一致,个体防护装备国际标准取得重点突破等。
标准构建指引发展方向,研发投入鼓励技术创新……但要实现这些行业信息的共享,构建个体防护装备产业在标准践行与创新投入上的共识,甚至协助企业捕捉行业最新动态与趋势,精准制定商业决策;帮助企业建立行业合作,扩大业务范围与市场渠道;积极活跃的行业交流就显得尤为重要。
国际安全和应急博览会(ISEE & CEFE powered by INTERSCHUTZ)深挖专业,将个体防护装备设为博览会永远的核心主题。
新一届国际安全和应急博览会,将继续为带来个体防护装备与配备领域的前沿技术与最新产品;并在2022年的合作基础上,与国家劳动保护用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联袂举办第二届个体防护装备产业创新发展研讨会,继续发挥行业风向标功能,为标准制定机构、行业研发生产单位、消防员等重要用户群体搭建开放、活跃的交流对话与合作平台。
此外,个体防护装备产业创新发展系列研讨交流活动也将在今年陆续公布,与各位线下见面,敬请期待。
(撰文/薛晗)
出 品:北京朗泰华科技发展中心
(咨询培训∣装备集成∣国际会展)
网 址:www.ESindustry.com.cn
www.isee-cefe-interschutz.com
微 博:安全应急产业资源网
头条号:朗泰华科技
抖音号:朗泰华科技
微信公众号/视频号:安全应急产业资讯
微信号:safeworker (转载申请∣入群交流)